虽然自己平时也会在幼儿园里教一大群小孩子画画,但是有时难免往往会受孩子们最终完成的作品效果而心情起伏,情绪也会忽而激动不已,忽而沮丧不已,每次班上总会有一个或两个不爱画画、和你作对的娃,或者会在作画过程中冲你大叫:“老师,我画不来呀!怎么画啊?”
可是带着崽崽去上陈爷爷的水墨画活动,却丝毫没有在他的画室里感到一丝的郁闷,就算某个孩子不愿上来分享,陈爷爷也总是笑容可掬,态度那叫一个好哦!而且他会和爸爸妈妈说:“如果高兴就来陈爷爷这里画画,如果不愿意、不高兴,也可以不来的哦!”
和孩子相处,就相当于和他们斗智斗勇,斗得过,大家每天都像生活在幸福指数高的环境中,斗不过,爸爸妈妈们可就要发愁喽!日子就要难过啦!
就像今天早上我在幼儿园搞元宵节亲子活动,隔了一个寒假,很多小班孩子变得有些疏离了,见到老师都不愿开口叫“新年好!”,在大家轮流介绍各自带来的元宵节彩灯环节时,刚开始,一个男孩子固执地说:“我不想介绍。”那好吧,允许其的不参与,但紧接着第二个女孩子也依样画瓢:“我也不想上来介绍。”眼看着气氛要冷场,我计上心来,顺水推舟说:“那好,我们接下来不介绍灯笼了,让灯笼来介绍带它来幼儿园的主人吧!”
我举起一个灯笼,问道:“这个灯笼的主人在哪里?”称谓一变化,马上打破了孩子的思维定势,马上起劲地跑上来“认领”自己的灯笼,非常自豪地介绍起灯笼的名字、和谁一起去买的,原先拒绝的2个孩子轮到他们的灯笼举起来时,也很自然地上台来介绍了;我又秀出了亮闪闪的粘纸,“诱惑”了班上不爱说话的郡郡也站起来发言介绍了几句……
其实,所谓的“问题儿童”,其实是这些孩子向我们提出“问题”。教师向学生提出“问题”,学生如果回答不出就会被批评、甚至责怪;而面对学生提出的“问题”,大人不仅不解答,反而非难学生,这样也未免太自私了。
我觉得,儿童教育之所以不易,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,都要有必要采取解决“问题”的姿态。孩子挑战权威时、孩子与众不同时、孩子不走平常路时……让我们停下来,想一想,当你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呢?你十全十美了吗?你循规蹈矩了吗?你真的蹲下身子,和孩子保持一样的视角了吗?……
让我们永远能保持一颗童心,珍惜自己这份宝贵的童真的职业,心理年龄将随着生理年龄的成长而逐步递减,这比世上任何化妆品都来得靠谱吖!哈哈……